 |
 |
 |
 |
|
 |
 |
大家有好的建议请在这里留言 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|
橄榄星室木虱综合防治技术
文章来源:李祝成 2010.3.7添加
随着橄榄生产的规模化,病虫害也日趋严重。当前,橄榄星室木虱是最严重害虫之一,威胁着橄榄生产的发展。自2005年以来,归湖镇农业技术部门针对当地橄榄星室木虱危害情况,通过多次试验,深入调查,摸索了一套有效控制橄榄星室木虱危害的技术措施,保护了果树,基本上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。主要技术措施是: 一、平衡施肥,促进橄榄正常生长 一般橄榄在“惊蛰”至“春分”期间萌动,在“立夏”前叶片转绿。夏梢一般在“芒种”至“夏至”期间抽生。秋梢一般在“立秋”前后抽生。在不同树龄和不同结果量的果树上,因树体自身健壮程度及天气原因,抽梢期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施肥放梢环节上,必须实施分类管理,不能搞一刀切,否则,在同一片果园中出现多次抽梢,梢期参差不齐的现象必然存在,木虱就容易大量繁殖了。 橄榄的施肥应根据不同的树龄和不同的生长态势,结果量的多少等因素确定。一般橄榄每年施肥3—4次。老年树一般每年放2-3次梢。青壮年树和旺树,一般每年放梢3-4次,即春、夏、秋梢。不管如何放梢,在“寒露”前,秋梢(或二次秋梢)必须转绿,否则结果母枝的成熟程度不够,不利于橄榄的花芽分化。三次施肥量按4:1:5的方法落实。 橄榄施肥务必重视钾肥的施用,特别是硫酸钾肥料。另外,应增加钙肥的使用,适当增加微量元素的投入。总之,在生产中,要注意肥料投入的全营养性。近几年试验成功的“橄榄专用肥料”是理想的产品,十分适合橄榄的需求 。 在确定施肥量方面,应注意做到适量即可,再好的肥料都不能过量,包括有机肥料,勿盲目增加肥量。一般以可产50公斤果的树冠生长量计施用复合肥料(“橄榄专用肥料”)约2-2.5公斤。土壤地力较好,树势旺可适当减少施肥量。 在施肥的时间安排上,务必以橄榄的需求进行。比如,春梢的抽生、抽花穗、开花、结果,都需要大量的养分,所以一般的促春梢肥可以安排在“立春”至“雨水”施用。除了高产树、老树、弱树之外,一般的橄榄树都抽夏梢,因此,全面谢花后应进行适当追肥,及时补充因开花结果的损耗,促进营养均衡,避免和减少橄榄落果果实大小不一现象,同时也促进夏梢的及时抽生,有利于秋梢的适时生长。如何掌握施促秋梢肥?如果夏梢在“小暑”抽吐,秋梢肥应在夏梢转绿后即追肥,促秋梢及时抽吐。如果没有夏梢的,可等秋梢萌芽时才施肥,可以避免高温多雨而抽二次秋梢。如果抽二次秋梢应及时喷施叶面肥,促及早转绿。 施肥方法:一般采用穴施、开放射状条型撒施、兑水淋灌等,一般情况下采用撒施就可以了。如果树盘地形平坦,应采用开放射状条型施肥,保留有矮草丛的,可以采用撒施。如属于山坡地,可以考虑穴施或兑水淋灌。不管采取什么方法,施肥部位应在树冠边缘,不宜在树盘内。 橄榄的施肥,必须遵循“重钾,低氮,足钙,适量微肥”的原则。有机质肥料适量即可,不应该盲目大量投入,特别是长效有机质肥料,防止出现土壤存肥量太多造成橄榄无序生长。 二、 实施科学的病虫害防治,既节省时间、人力,又节省开支 1、必须加强病虫害的调查、预测、预报,根据害虫发生情况确定防治措施。灾前的预防比直接防治更重要,因此,采果后至春芽萌动前务必进行清园。采果、修剪后必须对全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清园,可使用“甲基托布津”悬浮剂或50%“消菌灵”加2两磷酸二氢钾进行均匀喷雾。在萌动前采取52.25%的农地乐乳油(幼果期不宜使用)20-30毫升加30毫升“植欢露”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。前者可促进树体的恢复,促花芽分化,后者可消灭部分已顺利渡冬的害虫,减轻春梢病虫害防治压力,促抽春梢。 2、使用化学药剂方面应采取不同类型药剂相互交替使用,这是防止害虫抗药性的有效办法。长期使用同一药剂是不科学的。单纯的24%万灵水剂已经连续使用多年,害虫已经明显产生耐药性,以橄榄木虱为代表的橄榄虫害,其成虫回迁期明显提前,建议采取与“吡虫啉”类等药剂混合,在橄榄的幼果期要谨慎选择和使用药剂,要控制药剂浓度和注意气温、湿度情况,防止药害。 橄榄的幼果期,蛀果虫严重危害,造成落果。在谢花过半、全面谢花,各喷一次药剂防治,可采用40毫升“灭多威”加30毫升甲基托布津悬浮剂加“40-50毫升”植欢露兑水100斤加20克“腚虫眯” 喷雾,既能防治蛀果虫,又可防治果实炭疽病。气温比较高的,应适当降低浓度。使用的水应尽量清净,尽量避免重复施药,防止产生药害。 3、应掌握害虫的最佳防治适期,即要在害虫的低龄期进行防治。要尽力实施区域统一,在同一山坳或同一园区,生长期较一致的情况下,实施统一防治,效果最好。在施药时间上,应安排在傍晚前,阳光弱时喷药。如确实要在早上喷药,应在露水干后,必须降低药剂浓度,并在光照较强时停止喷药工作。 4、应避免滥用和随便混用农药的现象。在没有进行科学、充分试验的情况下,要谨慎使用化学农药。禁止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,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及对橄榄的危害。毒死蜱与菊酯类混合药剂极易对幼果造成伤害。实践中,隔天继续打药也是控制害虫的有效办法。 三、实施科学的土壤、水分管理 目前,就目前而言,绝大多数人采用清耕法,也就是除草法。传统的除草法费力,而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,直接导致橄榄根系外露。另外,也不利于培养害虫的天敌(目前主要天敌是瓢虫),造成害虫爆发危害。在生产实践中,应改清耕法为养草控制法,保持一定的矮草丛,以确保水土不流失,同时也能保护橄榄根系。 树冠内一般应避免长期、多次使用草甘磷,确有必要可使用“百草枯”3-4两兑水100斤杀青,抑制杂草的生长。对于靠近在橄榄园周边的灌木、山草,应尽量控制高度和密度。杂木和竹妨碍橄榄生长的要及时去除,尽量拓宽橄榄园的生长空间,确保通风透光,此项工作对橄榄生产来说非常重要。 有条件的话,每年进行一次客土,覆盖裸露根系,一次覆盖不宜太厚,逐年增厚树盘的土层。 对水的供给,最关键的需水临界期为:萌芽、抽梢、开花、结果、果实膨大等生长期。但就本地最容易缺水,影响最大的是“旱春头”。如果在“雨水”前长时间没有雨水,在结合施促春梢肥的同时应给水,否则将严重影响春梢的抽生。 四、 合理进行树冠修剪 一般橄榄的修剪应在采果后进行,先采先修剪,先处理大枝,后小枝,先内后外,先下后上,做到大枝不重叠,小枝不交叉。这样,整个树冠就显得通风透气,枝条生长均衡,便于对害虫的防治。 对下垂、没有生长空间的大枝,要及时锯除,对交叉的枝条应去掉弱枝。枯枝,病虫枝一并去除。对末端过密的分枝,必须人工予以疏删,保留健壮的少数分枝,大的枝条一般保存三枝,属称“鸡爪枝”,比较弱的保留1到2枝即可。 对于青壮年树,顶端具有明显优势的枝条应及时短截(或删除),促发分枝,抑制橄榄树的顶端生长优势,缓和营养生长过旺的趋势。在短截时注意刀口下的芽分布要平衡、健壮。在透光性好的果园,如果壮旺树的主枝生长比较旺,则可适当保留部分内膛枝,以牵制主枝。 对于老树、衰退树,要适当采取回缩短截的措施,重新培养精壮枝条,调整树冠枝条分布。锯除大枝应及时对锯口进行包扎防护,可采用沥青或厚布,防止日晒伤枝干。
摘自潮安农业
|
!!声明:本网站所发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网管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