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 |
 |
|
 |
 |
大家有好的建议请在这里留言 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 |
|
橄榄冬梢——“鼠尾巴”
文章来源:管理员 2006.3.7添加
橄榄树每年一般抽梢2——4次,进入冬季很少再抽梢,但如果气温比较高,湿度大,壮旺树、低龄树仍能抽梢。由于气温的不稳定(不高),橄榄冬梢生长期较长,长势弱,容易受越冬害虫为害,产生滑枝现象,即“鼠尾巴”。冬梢的产生,消耗大量养分,不利于营养的积累,严重影响橄榄花芽分化。另外,“鼠尾巴”的产生,造成次年萌芽数量的增加,干扰了树冠的正常生长,不利于培养矮壮的丰产型树冠。青壮年树、近水源的经常发生“鼠尾巴”现象。
如何避免产生“鼠尾巴”,关键在于科学的施肥。
一、避免无序、超量施用有机质肥,减少土壤的残存肥料。
二、有节制施用化学肥料,减少树体含氮量。
三、如遇暖冬天气,应减少水分的供应,做好排水工作。
四、如发生“鼠尾巴”,应在“大寒”将其剪除,整枝无叶枝条应剪去,最好剪去末端1——2枝较弱的复叶,以确保来年抽生的春梢健壮。
五、如来年抽春梢,一般留分布均衡3枝(鸡爪枝)生长枝,多余的疏去。
六、施肥应以足钾,低氮,多钙为原则。
图:橄榄冬梢
|
!!声明:本网站所发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网管。
|
|